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当下很多假借p2p之名干传销的事,要怎么样去规避?

> 全部

当下很多假借p2p之名干传销的事,要怎么样去规避?

问题补充: 普通民众要如何识别他们?

1051人浏览更新于 2023-05-27 19:59:01
回答
共2个回答
2018-03-30 23:31
+关注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大热,各种网络理财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一些违法金融广告夸大收益或是隐瞒风险,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与此同时,新型传销组织也“紧跟潮流”、“纷纷换了马甲”,打着诸如P2P、数字货币、私募基金等头衔,以“高回报”作为承诺,开始了犯罪的伎俩。

这里我举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例子来再现这种“新型传销”。

犯罪嫌疑人首先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开发了一个所谓的XX盈利网络平台。该平台宣称的盈利模式和正规P2P基本一致(迷惑大家)、但收益更高(吸引大家)。如果想成为这个平台的会员,往往至少得买一份价值在千元左右“理财产品”(一般不会太高,这样更容易“请君入瓮”)。一些想致富的朋友,就购买了产品,也获得了一定数量(比如1000个)电子币以激活账户。此后,账户内每天都会自动分配给一定数量的电子币(比如20个)作为收益(每天表上利润有2%,是不是很爽?)——但要想把电子币变现获利就必须拉新人加入,比如亲戚朋友;然后只有把电子币卖给新人让其激活账户,才能获利,以此循环往复。“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

还有的“新型传销”,特别是打着“数字货币”幌子的(毕竟近两年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涨势疯狂),还喜欢采用“饥饿营销”的模式,比如一个账户最多购买n份理财产品、一天最多介绍几个新人加入——让迫切致富的朋友有一种紧迫感,好像不马上拉人进来就没有机会共同致富了。殊不知正中他人圈套。

其实,咱们老百姓要是想甄别这种“新型传销”并不难。

首先,要牢记“交入门费、拉人头发展、拉人越多层级越高、收取提成”都是非法传销的本质特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

其次,显著高于商业银行普通理财产品收益,又弱化风险的“理财产品”要小心了。除了“可能跑路”的非法诈骗平台,还有可能就是“新型传销”。事实上,两者常常是一体的。

再其次,要特别小心投资平台打着公司发展升级不断换“马甲”——这些往往就是变着法的“新型传销”。这里我举个例子再解释一下:比如,某投资平台忽然说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往往是境外的)平台,将原先平台的电子币平移至新平台,并宣称通过改变经营模式做大做强走向世界,但会继续以收取会费和发展下线等方式营利。这种就基本上可以断定不是准备跑路的骗子,就是新型传销的“金蝉脱壳”。

最后,普通民众要是想避开这个陷阱,除了不断加强自我金融消费素养(对理财产品、收益原理、安全防范有一定认知),关键还是要不断提醒自己“天上掉不下馅饼”,切莫贪心、切莫想一步登天地发财。


这里我补充说一点,我觉得政府还是要发挥其“看得见手的作用”。“新型传销案件”、“新型网络金融犯罪”等事件的频发,固然有互联网产品跨地域性、产品交叉性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但不得否认,监管部门在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犯罪、切实维护老百姓权益;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学习、探究新型犯罪模式,提前布局、防范于未然。

2018-03-31 12:37
+关注

其实这个问题,只是加了个形容词,核心问题还是怎么规避传销,那问题就简单了,我以前有发过非常详细的传销识别方法,深度剖析了到底什么是传销,花点时间看一看,你会发现怎么换套路换形式都没用

查看全部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