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这样的认识已深入人心。我们很多的学校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成为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高效,什么是高效呢?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
我们认为打造高效课堂,就是减少重复性、无用性的课堂。无用性的课堂最大的表现就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或者说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知道课堂的主体是孩子们,并不是我们的教师,那么教师的定位是什么?教师的定位不是旁观者,而是引领者,或是解答疑惑的人,或是给予学生们建议的人。这就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只有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还给学生们。
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孩子们,我们可以让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可以从小组合作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我们知道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每个孩子课上能够发言,甚至是和同伴合作,就算是表现较差的孩子他也能够有自己的舞台,这样的小组合作的实效就能体现出来。
如何做到少教多学,教师只有准确的定位,从满堂地提问中解脱出来,发挥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性,展开小组合作这样的新的形式,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从实践中去学习知识并且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课程。这就是高效的课堂,这就是以生为本的出发点。每个老师只有从孩子出发,我们的课堂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其实很简单,既然想要少教多学,我觉得第一,就要了解,为什么要少教?少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或者学员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多学的目的。那么少教的前提,必须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是关键,如果没有兴趣,那么很难有主动积极的思考。第二,既然要做高效的课堂,那么氛围是关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或者学员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发表个人观点,老师负责及时化解引导,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既定的知识。
高效课堂的立足点脱离不了教与学,真正的核心点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效主要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都得到足够的支撑。学习评价环节最重要的是让教师能够对教学效果得到快速的数据反馈,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高效课堂的达成。
有的课堂教学老师讲解较多,显示出了老师精深的知识,但也许最后学生掌握效果不理想;
有的课堂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学习效率不高,部分学生凑热闹,整体接受效果不好。
当下学校教育以上现象普遍存在。
真正实现"少教多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有一种观点说了很多年,那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但真正做到很难。
少教,表面上看老师很轻松,实际上,它要求老师的功夫在课堂之外,要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通过认真专研教材,提炼出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和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我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老师再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调点拨,师生共同去总结归纳,最终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知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学过的知识通过引导总结学习规律,使学生掌握此类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少教多学"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执着,认真的准备,对学生的了解,积极性的调动、习惯的培养,它需要无数次的磨合和长期的坚持。需要学生有好的基础、学习习惯、积极乐学的精神。更需要有一个学校提供宽松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远离各种考核评比等制度框框的束缚。
当然,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有时具有各自的特点,有些内容需要老师足够的讲解,不能千篇一律、墨守成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让学生动脑动手真正投入到课堂和知识之中,让课堂成为师生与学习对象深度交流融合的学习乐园,将是教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我觉得这两个是很矛盾的,“少教多学”,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老师少教,根本就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哪来的高效课堂?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推理出来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得出的定律,你让学生自己学,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老师如果不教你觉得有可能吗?
当学生经过老师教授后,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了,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这才是高效。
课堂如何高效?一句话要让不同的孩子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具体说,必须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动起来。
1,让学生动耳听,听清教师对本节课的要求,达到的目标。
2,让学生用眼看,看课本中的课文,例题等,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
3,让学生讨论交流,在看的过程中自己的收获,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这个例题应用了什么知识解决等,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讨论可以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4,让学生动口说,说出讨论过程中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无拘无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鼓励。
5,让学生用心记,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记下好的方法等,从中学到不同的分析思路。
这样学生开启各个感官,参与其中,记忆深刻,头脑越来越聪明。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教学无类”,不管怎么说,高效课堂,不是教师完美无缺的把知识点展示给大家 而是同学们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心灵的深刻体验,也就是兴趣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把握。
增加所有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比如,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要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相结合去给学生辅导,比如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难题,可以做一遍两遍,但不一定有这个耐心做三遍四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可以拿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举例,如果学习如此,那么玩游戏失败一次两次,估计也玩不好。
以此类推,遇到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来支持,坚持下去,整个环境就会如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个人经验建议
一、时间上的安排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少教多学”提供更多的时间;
二、观念上明确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理解教与学的关系,“少教多学”;
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中学学习阶段,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教学!我理解就是又要教,也要学!那少教多学,换个说法就是 举一反三的教学。探索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摸索。自己找答案。这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然效果就好了。老师少教,或者说讲精华,'只做画龙点睛的事。其余让学生去感悟和'自己发掘!
一、时间上的安排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少教多学”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时间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相对恒定的因素,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也是不能“再生”、“复原”的稀缺资源。教师“满堂灌”、“堂堂灌”的时间多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必然会减少,就更谈不上为学生留出创造性学习的时间了。“‘少教多学’即是要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给学生以自由的时间和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敢于去想象、动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动机,鼓励学生形成创造意识。
二、观念上明确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理解教与学的关系,“少教多学”从全面依靠教师的教转向更多地依靠学生的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教与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二者共同居于教学统一体中,在实质上是合一的。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着眼于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教学时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及认知规律,造成了“教”与“学”的割裂。“少教多学”强调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尽可能有机统一起来,把分离的“教”与“学”统一起来。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中学学习阶段,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教学主体上,“少教多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要素形成的统一体。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形成了多种教学矛盾。在诸多教学矛盾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一般表现为: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规定着教学的可能性质与进程,体现着教学的总体预想效果;而教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辅从地位。”“少教多学”思想体现了教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在学生的学上,使教与学的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真实的课堂并不是你们看到的,看到的都是作秀,因为近些年大量的微课慕课一师一优课,都要录视频上传,所以一节课在课下上了好几遍那是很正常。平时要想提高效率,就是精讲多练,大量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课堂密度,当然老师不止自己的课上,其他课也得上,期末的时候,除了体育微机不敢要,其他的都是语数英,效率是一套套试题,成绩自然就有了。
不赞成少教,应该是精讲。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问题的前提下,教师只有在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的领会教材、更系统的把握知识体系、更巧妙恰当的运用已知知识和技能去探索未知领域时起到点拨引领作用。不赞成多学,应该是精学,效率高是第一位的。自学、互助学,分组学,师生生生互诘学、专题研讨,专人主讲~形式多的是。
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对象必须是有充足自主时间与资源并又能自觉主动学习的优生。如果不是,还是老师多说多带一下学生比较好。
所谓应试 是反人性与教育本质的 课堂一味追求高效 是应试教育必然 当代社会就是这样的体制也是一种无奈确必然的存在 我认为课堂想达到好的效果 首先要让孩子们爱学 要想办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还要让大家放松 语文课可以上演小戏剧 情景式表演 独白都会加深同学们印象 数学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算题 让孩子们充分讨论 通过算题思路 时间决出优胜者 其他学科均可对照文理科区别去对待 而且我认为有必要课堂最后是做作业时间 直接巩固学习成果 发现先进与后进学生 并重点关注后进学生 进行倾向式教学
我是一个少儿素质教育(少儿财商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比起其它学科类教育或者兴趣班,我们的财商教育更能体会“少教多学”这个词的意义。
很多年前,那我还在做企业管理培训工作时,培训界就在提倡“体验式培训”,从学习的本质,或者从课堂呈现效果来看,这都非常有必要。
但,这么多年,可能用的更多的也不过是案例研讨、情境模拟之类,顶多再加上沙盘游戏、企业考察。
而当我真的来做儿童教育的时候,尤其是素质教育,我才发现,真的的“少教多学”是不断启发孩子思考,真正的主动学习,以学生为本。所有你给他的都不一定能成为他的,而他自己悟到的必将留存很久甚至无时不刻等待机会激活提取,将知识转变为技能,转化为行为,转化为结果。
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所以在老师一开始设计课程时就必须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打破原有知识的边界,同时,老师必须足够博学,因为,老师不怕教,就怕学生提问。
不必论述得很复杂,从人类起源讲到人类灭亡。要做到少教多学,重要的是做到二个方面,或者是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就可以了。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科兴趣。二是提升学习力。学习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培养自主学习方法是核心。这二者都是需要老师去着力培养的。如果教一届新的学生,不能在第一学年很好完成这两个任务,那后面必然是苦教苦学,效果不佳。
我的想法是。
第一:作为老师,首先要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和知识点。在拥有那么多丰富的知识点的同时,能够有能力提炼出精华重点和难点。这会对你的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平常可以多背多记。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能够提炼知识点的重点难点。
第二:你可以运用进门测和出门考,学生在进入上课之前做一堂测试,45分钟一堂课之后再进行出门测试。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孩子的专注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45分钟。
第四:课堂中互动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要保持紧密和高频率。以上几点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