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无线登录
视野无线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钻研好一节课的教材?

> 全部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钻研好一节课的教材?

1038人浏览更新于 2023-06-02 00:20:25
回答
共14个回答
2019-12-14 22:58
+关注

题主你好,我是一线教学30年的老师,我觉得有资格回答你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你。

钻研教材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如需要学生学习掌握什么知识和方法,需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核心素养,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什么,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引导功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读教材,理解教材包含的每一个概念、规律或者知识点内容及其来源和形成的过程,理解该内容在本学科本学段所处的地位,与其他知识点前后左右的联系,哪些内容是重点。

2.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该内容相关的周边知识点,哪些学过哪些没学过,需要给学生搭建什么样的学习支架,哪些内容是难点,需要做好什么铺垫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挖掘该内容蕴含着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想观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如学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等。要做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4.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该内容,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前的、课后的、课上的、课下的以及多种形式的活动,需要准备什么样的补充内容和材料,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技术来实现。

5.需要思考该教材内容,需要设计什么样的课堂作业及时反馈,什么样的课后作业及时巩固,什么样的评价手段检测效果,后续需要做什么样的补充复习。

以上建议,希望能解决您遇到的问题,祝你好运[祈祷]


2019-12-14 22:23
+关注

怎样钻研好一节课的教材?我想应该是怎样上出一节高质量的课。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我的普高学生平均分或者过关率基本都是同类学校第一。我的做法如下和同行一起探讨。

一 教师认真看书。

这个看书首先认真阅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聊熟于胸。然后看本节教材大纲和参考书。对于本节重难点以及需要补充知识要清楚。通过这个看书对于本节内容要掌握哪些内容,达到什么程度清清楚楚。

第二 教师进入题海

现在辅导资料很多,教师必须跳进题海,教师要把教师辅导资料以及学生资料题都认真做一遍,教师通过大量做题,不仅明白知识点通过哪些题型再现。同时对于知识点考查深度及方式非常清楚。

第三最重要教师的讲课

于课本内容,以及知识点考查都很清楚,讲课时知识点讲解透彻,特别通过实例讲解,便于学生掌握。一节课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学会

第四 学生作业布置

现在学生基本都是做练习册或者试卷,内容都很多,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以及难易度,把课后作业进行筛选,既要达到巩固练习,又要控制作业时间。如果一套卷子老师用十几分钟完成,学生大概就是一个小时左右。所以教师不能泛泛留题。必须筛选保证作业质量!

科有各自特点,但教师总体过程还是相同的,教师必须对于教材、知识点都准确把握,你的课堂才会高效。特别作业布置值得大家商榷,要好学生做完能看课外书,差生也能掌握大部分知识。否则作业就是流于形式!

2019-12-14 16:06
+关注


解读教材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解读教材的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今天,小云老师仅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如何钻研一节课的教材,同学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做为学生如何解读教材。

首先,你一定要把这一节课放到整个学段、年级中思考,明解它在整个框架中的作用。

以七年级语文《春》为例,它属于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七年级上册主要学习记叙文,第一单元是四季写景美文。《春》起着给学生最美好的初中语文学习体验的作用。

其次,你需要钻研的内容有教材内容,把课文读厚。

读厚,就是先自己整体感知文章,把独特感知记录下来,然后以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了解作者生平、创作动机、写作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等,准确理解作者为什么写,写了什么,传达什么等。

第三,你需要解析文章的阅读写作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你需要分析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知识贮备、读写能力基础,确定跳起来够得着的阅读、写作、思维提升目标,人文目标。

第四,需要选择达成目标的教与学的路径、步骤、方法,选择教学策略。

以《春》为例:

我会选择诵读法,想象等形录思维方法,会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会指导学生体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自主获得《春》为什么会成为传世美文的感悟。在设计这些时明确各自设计意图,都指向让学生有美的积极的阅读体验。

第五,通过网络获得相关知识和鉴赏文章。

网络资源为我们钻研教材提供了众多活水源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智慧可以丰富我们自己的认知,帮助我们多角度深度解析课文。还可以选择关键知识或文段做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让学生学习迁移,举一反三。

第六,把备课素材进行再审视,根据阅读、写作、思维目标进行再选择,围饶概心问题及子问题,概括整合为精华获得解决问题的精彩答案,这叫做把书读厚再读薄。

台下四十五分钟,台下花几天备课,花十年功积淀,这样的钻研才,是负责任的业务研究,专业化修炼。

2019-12-15 11:56
+关注

教师钻研教材不是单一的活动,而是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问题,要有真实任务的设置,整合多方面的内容和技能,供学生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实际应用和进行知识迁移。所谓钻,就是钻教材的前后建构,钻问题的设置,钻学生如何接受新知识和应用,钻知识点的迁移。研就是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例如,课堂内容方面。钻研如何将学科基础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的原则,如何策略的选择知识的衔接,如何择优选取学习内容的方式方法。课堂策略方面。力戒花架子,切实根据班级实际选择教学策略,钻研教师如何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起到范例作用。如何拆解问题,使问题随着学生能力与认知的发展不断的发生变化,以适应学生新的要求。还有常说的"辅导、反思、激励、展示"等教学策略的交替使用。让学生找出差距,进行探究。课堂次序方面。钻研如何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内容安排,有利循序渐进。如何横向增加内容,突显增加内容的多样性,真正显现举一反三。如何由教材的整体到具体,由系统到分支,使学生形成整体概念。知识社会化(生活化)方面。钻研如何情景化学习,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什么是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师生互动,如何合作学习,如何培养学生非控制情景中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快速社会化。如何养成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合作协调能力。所以,要钻研好一节课教材,就要从内容、策略、顺序和社会化等方面下功夫。(谢谢)

2019-12-14 16:16
+关注

尽信书不如无书。

以小学科学\u003c\u003c做个河卵石\u003e\u003e为例:教材认为河卵石是流水冲击砾石摩擦形成的。

事实上,砾石不会通过摩擦形成河卵石。砾石是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的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纳米物质凝结的“流线体”;河卵石是古生物卵或尸体被金属态氢离子聚合的纳米岩石颗粒击穿后形成的化石。

显然:照本宣科,是自欺欺人。

2019-12-14 08:56
+关注

教材知识点就那么一点,不用深钻吧?

老师们钻研的应该是怎么处理教材,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语文课,是采用阅读教学,还是讲读教学,还是朗读教学,还是自学完成。

2019-12-14 11:10
+关注

谢谢邀请。

任何课程都是一个整体,所以要想讲好一节课就必须把这节课与整体课程的关系搞清楚,尤其应将此课程的上面和下面的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搞清楚,这一点非常关键。

2019-12-14 16:52
+关注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表面看实质!以史为鉴!纵观全面以突出重点,关键还是要知识面广!比如历央的祯观之治,在现实中讲什么,再比如数字的演变和实际运用!再比如汉字演变!等等!

2019-12-14 10:30
+关注

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反复研究,达到烂熟于心

第二,应该深思为什么本节教材要写这些内容,他要传达什么?希望通过这些内容达成什么教学目的

第三,想一想需要补充什么教学案例,故事去支撑教材内容

第四,设计教学过程,这节课的重难点怎样凸现,怎样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语言,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第五,心里预演一遍,看看逻辑是否通顺

2019-12-14 16:51
+关注

对于要讲解的教材,应该深入钻研。,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四句话: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课前对于教材内容钻研得比较深入,准备得比较充分的话,课上才可能做到运用自如,浅显易懂。简单地说:只有钻得深,才有可能讲得浅。对于教材的探讨,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话,才可以使教师心里有底,在讲课中遇到的问题,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当然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现在还不便于肯定或否定者除外)。总之,做好充分准备,讲课时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干脆利落。 钻研教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其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做,以便全面了解系统教材的内容,掌握来龙去脉,可以明确其中各个部分教材与整体的关系,讲课时可以做到前后呼应,前边可以做好孕伏工作,后边可以做到逐步整理,使已学的知识得以再现。便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其二,搞好单元教材的研究。了解单元教材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的目的要求;掌握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以便在每一节课里针对全单元的要求使任务得到落实。其三,仔细揣摩每一节课的教材。

2019-12-18 22:53
+关注

还是坚持加思考,要活学活用,要懂得变通,要学会收放自如

2020-04-08 18:02
+关注

1.. 老师自己一定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维持好的精神状态。老师一旦身体不舒服或者心情低落,马上就会反映在上课和平时和学生的互动里。耐心会比平时差,说话容易语气不耐烦,本来能好好谈心的,现在变成批评学生一顿了事;本来能顺着思路仔细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现在变成照本宣科只要把这节课赶快对付过去就行;本来能认真备课,现在PPT也不想做了,讲义也不想写了,课上直接一张嘴干讲吧…所以事情再多也要早睡早起,维持好的精神状态,或者做一些小事想办法 让自己开心起来

2. 哪怕遇到再不听话、夹生、讨人厌的学生,也要试着找出他/她的一个可爱之处。比如这男生虽然老是喜欢插嘴,但是淳朴直率,有一说一;比如这个女孩虽然很懒还爱抱怨,但至少还算乖,布置了任务都会做;比如这个学生虽然嘴脏,甚至对着老师出言不逊,但是他有的时候嘴还是挺甜的…这个技巧非常有用,因为教学效果很多时候就取决于学生喜不喜欢老师,学生讨厌的老师,他说的话学生是听不进去的,教学技巧多高超、怎么苦口婆心都没用,学生内心是抗拒、排斥的。而学生喜不喜欢老师很多时候又取决于老师喜不喜欢自己。孩子是很敏感的,你内心的厌恶和排斥他们很容易就能感觉出来。所以,哪怕再讨厌的学生,至少找到一个你喜欢他/她的地方。这也会让你上课和备课的时候变得更开心,因为你要面对的是一群你喜欢也喜欢你的孩子呀~这也不难做到,学生大多数都是孩子,孩子就算有些坏毛病,绝大多数总是单纯的,没什么坏心,很容易就会喜欢上他们

3. 写教案/逐字稿。逐字稿可以说是菜鸟老师迅速成熟的必经之路,比如xdf就要求老师都要写逐字稿。老师上课的时候常有灵光一闪的时候,今天这节课用这个方法、从这个角度讲效果特别好,但是过两天再讲,那种感觉又消失了,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的思路了。这就是没有把自己上课要讲的内容及时记在纸上固定下来的后果,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白白流失了,你会发现,都是教了这么长时间,怎么我的进步就是比不上其他老师。这时候如果你的所有内容都有完整的逐字稿,一有了新的体会就能很方便的补充进去,你的课就会越上越完整,对一个知识点该怎么讲解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最后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如果你未来想向线上发展,有逐字稿的话要出书、开公众号或者录公开课也非常容易。我知道一个大牛,上课之余还抽空坚持写东西,现在教材已经出了超过30本了,光版税就赚的盆满钵满。

2019-12-14 19:24
+关注

就语文教材说来,文章的思想教肓,础基基础知识和文学境界,这三个方面力求到位。础基知识,字,词,句,抓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如,凸字抓.笔画和笔顺。他老不来我.家.,句中.老这个词的本义.,喻义.,引伸义细讲.。句,短句,长.句的性质.,质能_……

2019-12-14 13:26
+关注

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因此,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

一、理清脉络用好教材资源

整体研读,抓住联系 整体研读,主要是指钻研单元教材。一个单元的内容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个单元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线索,从中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便可以依据单元内容的结构,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从整体上认真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能使我们理清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正确地确定单元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课时分析,突出重点 从数学发展史来看,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存在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由数字表示数发展到字母表示数,从研究数的计算发展到研究运算定律,也都是质变。这些质变,在教材中就是重点。

所以,数学知识中的飞跃,学生认识上的转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同时教材的重点,也是“双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在分析教材时,必须明确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必须突出重点,以保证学生正确理解。对于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可设计多种策略,做到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部分一笔带过。

二、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

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激活教材资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情境,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为学生“火热的思考”,使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建构知识。

我们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媒介,化静为动;二是设置障碍,化静为动;三是延时介入,化静为动。效果非常不错。

三、联系实际 活用教材资源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活”用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数学教材进行加工。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 各个学校教学设施的不同,学生学习条件的不同,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造成了学生认识的差异,接受事物能力的差异,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全部照搬教材。而要根据本地的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教学资源改造现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四、合理重组 优化教材资源

教材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地处理,大胆地改造,从而加大探索力度,提高思维难度,增加教学密度,提升教学效度,使教学资源更加优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课时内重组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的内容的编排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特点,有时可能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尝试对教材做“手术”,进行重新“洗牌”,以利于教学。

单元内调整 如教学“小数乘法”,揭示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后,直接跳至“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尔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算法。这样重组教材,一方面有效防止了原来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时给学生留下的“小数点对齐”的错觉,克服了小数加减法带来的负迁移。

单元间整合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三种应用题,在意义上及算理上都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不同。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合二为一,实现单元之间的内容整合。

五、适度开发 创生教材资源

由于地域的差别,民族文化的差异,学生背景的不同,教材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因此,在使用教材上,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好、用实,而且要用活、用新。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显现思维的层次性、题材内容的时代性、活动过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以敏锐的数学眼光,及时地抓住北京“申奥成功”不久的有利时机,把“申奥成功”这个刚刚发生的学生熟悉的题材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并且题材的处理也非常得当。这样,将本来很枯燥的百分数应用题的题材生活化,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了数学的魅力。

总之,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度束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活用教材,创生教材,灵活、创意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查看全部全部提问
查看更多文章